查看原文
其他

陈忠:看见苍凉,依然深情——蓬勃的组织生命力,永远是在时代的难题中不断再生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優教育 Author 陈忠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看见苍凉,依然深情

——蓬勃的组织生命力,

永远是在时代的难题中不断再生

原创|陈忠 

来源|優教育


去年底,我漫步在钟山半山湖边,望见一只鹰在烟雨苍茫中飞起,我想,那像是一只日暮独飞的信念之鸟,望见了山,低吟出歌……正如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在《动荡化时代及其管理》中所说,世界百年变局,我们撞见那只“薛定谔的猫”,已经难以用过往的逻辑做今天的事…… 



今天,全社会各方角色都被卷入了这个巨浪大潮。一些校长朋友在交流中也说,太多的既要、又要、还要、更要……不过这纷繁驳杂的迷象当口,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参与,也都在生成这总体的历史进程。面对势不可挡的力量,爱因斯坦曾说:“不管时代与社会潮流如何,人可以凭借自己,超脱时代与社会,走上正确的路。”我理解,这是在短暂中见恒久,于特殊中见普遍,望得见头顶星光闪耀,看得见远方“绝对的地平线”,以自身克服时代。 
有时我们凝望歧路阻隔,还是可以更清醒、更准确地去理解历史长河中的变与不变,去守护真实可信的文明价值。教育,也可以在超越中预见未来。正如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在上届毕业礼所表达的——确保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判断力。我想,这也包含了如何思考时代的大问题,生活在真实中,面对教育的难题,让价值理性趋向美善,让工具理性保持新鲜。 
在八月“疫情窗口”的南京钟山湖畔,《优教育》编辑部举办了《再见那闪耀的群星》教育思想力聚会,几位大老师的讲演给数十位校长带来鼓舞,千百年来诗哲们所酿成的“这一坛蜜”,让我们品味得甜,得以再见杜甫的悲悯,孔子的精神,行知的思想,历史长河中一位位“行动的诗人”,和“诗人般的行动家”,如恒久闪耀的星辰,使得疫情当下的现实难题和历史长河中的崎岖山道一样,因精神之光也变得敞亮一些。 

十月,我有幸参加了王铁军先生教育思想研讨会,聆听近二十位教育人内涵丰富的主旨讲演,王老师以心治学,开拓性研究校长成长规律,他的学术魅力、人格魅力和“摆渡人”的教育境界,以及从一路承续而来的励学笃行、厚德图本的教育人群体风范,都使我深受教益。 
在诸多经济学家迎合潮流的路上,我们还看到张维迎老师及其光华学院,坚持做一个说实话的教育家,不懈地普及经济学常识。 
一直以来坚持初心的,还有今天,如此挑战下连续第九年举办的中国教育创新年会;我们也借此看见更多的优秀教育人和他们蓬勃的学校,如何在时代难题中不断再生。 
品读今年《新校长》杂志“十一学校”专辑,深深地感到,中国基础教育中的一流组织,既具备了教育观念的水位,也完整洞察了教育生态的症结,回答了教育人职业的以及志业的问题,回答着当下基础教育迈向未来最核心的课题,这样的学校、这一类学校正以自己的行为相互促进,自我涌现,在立体饱满的学校生态细微处,自然显现着学校的高度。 
教育需要直面认知的升维,成长需要奔赴思维的高阶。然而很多的时候,我们又会固有观念在前,难以认识事实真相。所以真正的教育是一场节奏多变、人性幽微、充满复杂性的事业,是“本能脑、情绪脑、理智脑”的交互演进,需要更好地发挥“理智”,需要更多的教育包容,需要保持教育的温度,需要学会转移目光看向“长板”,需要把握分寸发现潜能,需要管理人性的弱点激活人性的美善…… 
优秀学校的化育力,发生在教育生活的真实中,是指向学生终生成长,是教会学生自己学习;是自主的奔跑,独立的思考与行动,是建构面对世界可迁移的核心素养。正如《觉醒年代》中陈独秀先生以“自主的而非奴隶的”的发刊辞所呼唤的一样,教育需要培养新时代的青年自主自发,开放开创,一千次的说教不如一次唤醒,自燃内驱以放飞师生教育理想。

真实教育的发生,也需要回答,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高阶系统思维和有效行动能力。单向标化的学习和评价,难以胜任复杂世界的复杂关系。知识并不直接导致智慧,只有嵌入了自身思维过程与经验体认,可迁移调用的“活性知识”,才具备了处理复杂性问题递归、还原、同构、杠杆解、概率分布等高阶思维回路和逻辑使用价值;真实沉浸的深度学习,发生于个体热情与自驱创作的心流中,赞赏多元思维方式,包容“猜想与反驳”的科学精神,尊重不同的思考与答案,从参与项目中提炼大观念范式,迁徙运用于下一个项目的统筹主导……这样的教育,帮助学生成为行动并创造意义的实践者,也帮助教师创造性工作,一面教一面思一面学,教学相长成就最好的自己。 
蓬勃的组织来源于组织中的协同与合作,这是更未来、更为重要与可贵的能力。这样的学校拥有自己独特的“行为学”,表现出的是诚信、利他、共生价值观下的心灵转换,是将自己转变为“我与你”,体验生命的内在互通性,以及与社会、世界相联接的文明自觉性。卡尔·波普尔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揭示了组织的封闭现象,这不分国界的人类“返祖现象”伴随着人类史,昭示了文明与野蛮的分野。物理学中的熵增定律则启迪,封闭系统导致“热寂”,开放协同走向共生并茂。三套的马车相较单匹能走得更快更远,付出的是“夹角分力”的必要代价;整体协同大于部分算术之和,则常见于中华文明整体论的经典论述;也如“科斯定律”阐释的知识创新型组织,高阶协同的异质专业化分工,大于机械化的集中式管理。 
一百年前,蔡元培校长倡导“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北大精神,以及八十年前,西南联大自觉的学术共同体,都指向理想组织的核心:原则底线保持基准水位,教育协同价值链彼此互为主体,各有着力点,协力点,合力点,边界开放,包容差异,交响谐振,在规范与解放之间获得一种发展的创造的张力,自主推动复杂问题的解决。我们也看见,今天的全球卓越学校,往往都是形成了能量有效摄取、过程蓄积、合理投放的群体无意识,对“表演式”、“政客式”的学校治理观保持警惕,教育能效才能获得提升,组织成长才能无限潜能。 

一方池塘善于诱导万物的生长,好的教育仿佛森林的模样……生命教育哲学指向的教育场景自带学习力,学校“有准备的环境”成为了一种性质,渗透在每一个片段情景经验中,知情意融贯,我与你在时光中“美美相遇”,师生安居于可辨识的意义家园里,这时时处处的课堂,凝炼成了师生的气质与风格,触及了大自然美的存在,满足人类灵魂爱美的欲望。 
切近当下,校长们面临“动荡化时代”复杂对象与复杂性超纲难题,如何优雅传达棘手问题?如何巧妙地化解紧张的局面?面对疫情应急救援、校园安全风险源辨识与预案准备的难题,线性看待事物,条件反射应对,是一种虚假的应对。复杂性问题往往在逻辑长度、知识密度、时间梯度的三维图景中展开。有时对于基本事实,需要区分与厘定事实层面的事实,意见习惯的事实,还是观念层面的事实?以形成负责任的判断;需要有识别危机波段与信号的警觉,在直觉与深思熟虑之间,形成解释框架,确定决策框架;有时则需要从现象面给定条件下精确化处理问题,升维至改变问题条件本身,付诸环环相扣的措施与密切关联的有效行动。 
我们也相信,那种深深嵌入在人们理智与良心中互助友爱的情感,是经由人类整个的历史进化过程得出的结果,也是教育力量本身。三月上海疫情时,苏美达伊顿纪德团队发起“同心守沪”行动,接续三年前武汉携手抗疫举措,又一次克服物流停摆、街区阻隔等重重困难,将急需的测试条、隔离衣、睡袋、食品药品的防疫包,接力送达浦东区近800位老师手中,并家校社企一体联动,云端举办了480余位教育人参加的“荒原上有个‘善托邦’”互助论坛,迄今还积极协作多家教育机构“窗口”中落地开展了近二十场线下校长思想力教研活动。

我们处守在教育一角,努力仰望燕京大学式的人文精神指向,将知美达美渗透于组织管理方方面面行为中,服务立德树人、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伊顿纪德”四个字,意图显现东西融会,情理会通的价值。在中国文化精神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顿,“感悟、领悟、体悟、顿悟”四进阶的教育过程,是伊顿关于“悟”的教育理想;纪,指向“纲纪、原则”,追求人类共同的善美教育价值;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也即洛克所言“教育目的最有价值,最难的一部分,是德行”。 

以教育人的姿态,飞过那座山,世事明晦,人才盛衰,不必等候炬火。看一个民族的未来,即看它今天的教育——这社会特有的更新与再生系统,它的力量如静笃而好低骛高的植物性力量,向下沉潜扎入暗黑造就深层的灵魂,经历生命力的阻滞,再生出生命力的喷涌,向上飞扬,期待光明,映照了当下尘世与时光里的那段距离。看见苍凉,依然深情,天空中没有留下飞鸟的痕迹,但它欣喜,自己的心灵曾经抵达;当它飞临山巅,在这一高度上获得巨大的视野,闪着悲悯的泪晶,俯瞰平野幽谷,看见的是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忽隐忽现的心脏和灵魂…… 
来源 | 本文根据陈忠先生第九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的开幕致辞整理。

“教育界的诺贝尔奖”——为什么是朱永新和新教育实验?

朱永新:我是行动的理想主义者——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

朱永新和新教育人的阅读观——阅读推广实践创新,我们一直在行动

遇见美好,向美而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最美的自己!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关于发展团体会员、个人会员的通知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同道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